
报道时间:2013年3月29日
城市市容环境问题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城市“牛皮癣”这一顽疾既是影响市容“整、齐、靓、美”的管理难题,更是城市公共文明道德缺失的集中体现。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让市民拥有天更蓝、草更绿、城更美的宜居环境,市城管执法局积极探索治理城市“牛皮癣”的管理途径,走出一条“依托市场、突破创新、服务便民”的新路子,努力破解“牛皮癣”顽疾, 让“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更加洁净、亮丽。
居民反映:“牛皮癣”终于不再“牛”
“以前那些外墙上甚至自来水管道上都贴满纸质小广告,墙面满是用墨水写的办证号码,一打开门,满眼都是可恶的‘牛皮癣’。”家住民主里的李阿姨回忆着小区附近墙面曾经被乱涂鸦的场景感慨道,“好好一面墙被贴得乱七八糟,现在有人专门来清理,还会定期来查看,新贴出来的小广告很快会被清理掉。墙面干净,看着也舒服多了。”
居住在金峰上坂村的王大爷反映说,以前村道墙面上有很多小广告,还有办证、刻章等的电话号码,村里经常组织力量清理,但是你前脚刚清理,后脚又有人来写。现在这些小广告基本没有了,我们这片还有负责清理“牛皮癣”的负责人,控制得严,环境自然就好。
现在在老城区范围,墙面的“涂鸦”已很难发现,居民也说,现在墙面干净了,乱涂写少了,生活环境变好,我们日子过着更舒心。
城管执法:想说根治不容易
“牛皮癣”何以成为难以治愈的城市“顽疾”?执法人员道出其中缘由。
“牛皮癣”长期以来都一直存在,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衍化,当前“牛皮癣”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布信息的,如房屋租赁、电器维修、疏通下水道、家政服务等,这类信息大多在与目标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的空间如路灯杆、公交车站、工地围墙和开放式小区墙体、楼道内,路段主要集中在各小区和人员密集场所等;另一类是危害社会的,如治疗疾病、疑难杂症、办假证等,其中虚假、欺骗类的信息比较多,这类广告在城中村、小街小巷等各类流动人口比较集中居住和出入的区域张贴。
“牛皮癣”和小广告长期存在,屡打不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违法成本低,市场有需求。非法小广告制作成本低、张贴费用也低,而且由于非法小广告容易张贴,张贴过程很隐蔽,即使张贴者被抓到,处罚力度也小。其中脱排清洗、疏通管道等与市民的需求息息相关,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其次法规不健全导致违章违法广告屡治屡犯。目前,由于对 “城市牛皮癣”和小广告治理的法律依据单一,且处罚力度小,额度偏低,难以起到震慑作用。缺少发布信息渠道也是“牛皮癣”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由于城区设置的公众广告发布栏较少,招聘类、服务类、信息类等广告商家没有可以发布信息的地方,为乱贴乱画埋下隐患。
作为城管执法部门也常常感到棘手和头疼。这些城市“牛皮癣”从电线杆到公共汽车站牌,从街道灯箱、电话亭到市民家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执法部门一直以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市场化运作清洗与管理整治相结合等系列措施,始终难以彻底根治。
探索实践:破解难题重在创新
针对“牛皮癣”这一城市管理顽疾,市城管执法局不断探索创新,健全机制,加强监管,多措并举推动城市“牛皮癣”的清理整治,还市民洁净空间。
一是城乡管理一体化。根据创卫、创城工作需要,市区进一步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治理城市“牛皮癣”,扩大整治范围,在原有56余条主干道基础上,把中心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无物业小区及城中村全部纳入,实行统一管理,有效改变承包区内与承包区外“两重天”现状,实现“牛皮癣”管理的全覆盖,确保整治无盲区。
二是电子网格模式化。为进一步完善横向纵向的管理网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我市“牛皮癣”管理实行网格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方式,将“牛皮癣”管控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形成治癣网络,同时采用电子地图信息化监控模式,将网格信息(片区、责任人、联系方式)体现在电子地图上,方便查询、监控到位。在监管同时严格落实巡查管理制度,全天候进行巡查保洁,定人、定岗、定责,保证随时发现,随时清除“牛皮癣”。
三是清洗技术环保化。“牛皮癣”清理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为实现清洗技术规范化操作,现在“牛皮癣”清理要求做到“色、形、洁、美”有机结合,对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牛皮癣”采取不同处理办法,即根据建筑物、构筑物表面颜色、形状,做到清理无色差、不露底、不滴挂,最大限度地将污染处恢复原来的色泽,保护建筑外立面的美观整洁。
四是管理服务便民化。为规范公共信息的发布与管理,有效防止城市“牛皮癣”的泛滥,减少乱张贴,同时方便无物业管理小区、城中村、工业开发区等重点区域便民服务小广告的集中统一发布,根据重点区域实际情况和特点,城管执法局设立便民服务广告张贴栏,方便招工企业、市民百姓张贴招工等便民服务信息。第一期试点制作投放82个便民服务栏,既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又是城管宣传阵地,引导市民爱护市容、文明守纪。
五是联合管理层级化。市区“牛皮癣”治理统一对外进行市场化运作后,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与两区执法局、清理“牛皮癣”承包公司组成管理考核联席小组,确定一、二级联络员和片区长等,形成层次分明的监管考核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承包公司清理工作的管理力度。同时要求承包公司内部建章立制,做到管理规范、有序,对发现的“牛皮癣”能及时整改,处理到位。
六是严格考核规范化。市城管执法局出台《漳州市区“牛皮癣”清除市场化作业监管考核办法》,牵头组织两区执法局和承包公司每月进行综合考评,并结合日常工作对“牛皮癣”清理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处理,严格考核,实现巡查清理常态化。同时,要求清理“牛皮癣”承包公司加强内部检查考评,确保人员装备、时间、范围、质量的落实。